香港各中五学生们收到会考成绩后,马上就要为前途作决定。大多数人都选择留守香港升学,但在内地与香港融合的大时代下,亦有不少学生选择北上升学。有条件入学的也不必是高材生,最要紧是有心。
香港经济日报追访了三位过来人,三位的会考成绩各异,但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回内地升学。
当日会考结果尘埃落定,张知予、Elsa、Jasmine 都自有「分数」。若在香港升学,是继续远离理想。再眼观内地大学种种优点,如学术水平不断提高、多种入学办法(北大清华的尖子选拔、港澳台联合招生、院校独立招生试等),加上科目众多兼学费相宜,于是认定目标,早早预备行李,等一通过了招生试就北上,跨进直通各大学的门槛。
有人对北上升学存有偏见,视之为次等选择,是成绩稍逊的学生的出路。但当尖子也誓言要返内地升学,跟高手过招,就知形势早已转变。
「身为香港人有责任认识中国!」回港度暑假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系二年级学生张知予说。张知予 02 年会考取得 24 分,在圣保罗男女中学修毕中六后,旋即透过尖子选拔,考进北京大学。
那时,同学对他的选择感到奇怪,他不以为然:「中国是一股正在跃起的势力,往当地升学能了解中国文化。」再加上北大高手云集,张知予清楚那?是扩阔视野的好地方,「而修读国际关系能涉猎到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历史及法律等不同范畴,为自己建立完整的世界观。」
他的同学有四分一是留学生,来自韩国、日本等地,而且北大经常邀请国际名人举行讲座,其中前美国总统卡特(Jimmy Carter),主讲的讲座令张知予印象难忘,也带来很多启发。「最开心是可以和不同地方的人交流,有很大的 exposure!」
不过谈到了解中国文化,张知予就忆起第一步踏进宿舍那刻,「最初差点吓坏,那?走廊没有开灯,有些雪柜放在房间外面,雪柜的水滴满一地。」但在兼容并包的浓厚学术气氛下,这小烦恼早已抛诸脑后。「内地生宿舍晚上 11 时关灯,有学生拿出露营用的大光灯继绩读书,促使我更积极学习。在内地生活,令人也变得果断了。」
当上北大学生,张知予也获得了种种难得的学习机会。如入选代表团去哈佛大学参加模拟联合国大会,与不同地方的人讨论国际议题,亦一尝于《南华早报》当实习记者和在标准普尔做证券研究工作的滋味。种种机会,实在令人羡慕,但他提醒考虑北上升学的学生:「最紧要搞清楚去的目的、想达到什么!」立志要扩阔视野的张知予,计划未来到美国继续升学,为自己增加多一个看事物的角度,体会更全面的人生。
在暨南大学就读的 Elsa,暑期活动浪接浪,仅能回港度假两天,期间抽空接受访问。「学校的旅游团,包食宿旅费,所以要好好争取机会,四处游历。」Elsa健谈有礼,对学校生活滔滔不绝。
Elsa 酷爱法律,但中规中矩的会考与高考成绩,令她无缘进入港大法律系。于是Elsa 毅然向暨南大学法学系进发,尽管中港法制迥异,毕业后她并不能就此在港执业。「内地奉行大陆法,香港采用普通法,回港后要由零开始。」
这个选择看不到即时的利益回报,人们都以为 Elsa 坚执任性,原来她对前景和学习的见解,比人看得更透彻。「读法律不一定要做律师,中港关系紧密的年代,有关知识在保险、金融等行业都能学以致用。若日后投身法律界,我们亦会占有优势,因为不少香港律师行都设立中国事务部,吸纳内地法学专业人才,到时再一边打工,一边考中港两地执业试亦未尝不可。」
Elsa 在校内属活跃分子,当上香港部学生会会长,协助小师弟妹适应生活,亦举办华侨生交流活动。「这间学校的特色就是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,如台湾、马来西亚、缅甸等,是了解不同文化的好机会。」谈到当中收获,Elsa 觉得,除学好了普通话,亦锻练了自己的应变能力和了解到内地的国情与民情,「北上升学扩阔了视野,反正学习法律的道路是漫长的,抱持终身学习的精神更实际。」
本地教育普及化,具备大学学历是大部分工作的基本要求。若会考只有几分,踏进本地大学路途就要多拐几弯、多花几年光阴。「不止,好多本地升学课程不切实际,好些朋友读副学士出来仍不知可做什么。」Jasmine 向记者说。
「记得会考放榜,拿到成绩时,实在晴天霹雳、惶恐不安,但我没有信心在港重读中五,然后考高考升 U。」会考只得几分的 Jasmine,声言不爱读书,但渴望成为一个时装采购员,视工商管理学位为发展事业的基本条件,可是到外地升学所费不菲,于是,听从亲戚建议报读内地的大学。
结果,暨南大学预科班的面试轻易过关。「但那一年的预科课程要读中、英、数、历史及地理等,不容易应付,要谢绝一切逍遥活动,经常挑灯夜读。」Jasmine 表示,内地数学出名艰深,惟有请内地同学充当补习老师,帮忙恶补。那年,Jasmine 除面对学习困难,各适应问题也接踵而来,生病、银根短缺……但一切她都不介意,因为今天终能升读暨南大学的热门课程 –– 工商管理系,亦预期 21 岁就可以毕业,投身社会。
Jasmine 在香港读书时期,有赖老师鼓励她积极学习。现今她在内地求学,与老师没有太多沟通,却可靠多接触勤奋的同学,激励自己的读书士气。她偶然会跟朋友去浸温泉、唱卡拉 OK,「近年有不少香港学生往暨南大学读书,部分沾染了留学生的陋习,变得玩乐主义,无心向学。所以一心求学的朋友,要时常警惕自己,以免浪费学习机会。」
近年,北上升学港生数目屡创新高,04 年就有 3,000 人。对内地学制瞭如指掌的香岛专科学校校长罗永祥分析:「中国是21 世纪世界发展的焦点,内地名牌学府近年亦已跻身国际一流大学行列,反映内地大学达世界先进水平。此外,到内地亦可入读香港没有的力学、航天工程、兽医、水利等课程,学生争取时机北上升学,会有更多优势。」他更建议,香港政府应就学历认可、经济资助等方面进行更多配合。